胡蝶梦
世事浮华如转萍,老道士又不是来叙旧的。
邱忌情冒着莫大风险来此一遭,自然是为了些别的。
“贫道已非俗世中人,居士不必以槛内人之礼相称。我那徒儿早便来信,可惜老道叫些俗务缠身,今日才到,居士,这便是我那徒儿的信。”
老道士弯身,将枯黄的信纸从脚边的门缝塞了进去。
过去的交易过去便已结算,银货两讫,她似乎当真只是为了履行她向灵玑所承诺的。
门背后,木轮滚动的声音再度响起,门后之人似乎用了好一阵来阅读信上的寥寥数言,又或许是需要思考良久。
邱忌情抱臂移至檐下靠墙处,躲着渐渐西斜仍还保持着毒辣的太阳。
不急。总之,这扇门注定是要开的。
直到日头淹没她的下半身,身后才重新有了动静。
邱忌情长叹一口气,这世上,总有人以折磨老人家为乐。
“秦阳大长公主肯光临寒舍,某真是荣幸。”
好久好久以前,大长公主抛下的柳枝,吊上了一条铁骨铮铮的鱼,都说水至清则无鱼,可这条鱼偏偏待不惯浑水一潭的京城官场,大长公主许了她官位,只要求这条鱼好好地待在这浑水之中,看似给了她一个接近户部卷宗的目标,却又从不设期限,在户部待着的柳襄馥渐渐明白,原来不是熟记百家经典、作得锦绣文章、恪守君子之道便能做好一个官。
这话对也不对。
柳襄馥注定无法在天女脚下做官,她被困在本心与家族门楣之间左右徘徊,长久的烦忧让她逐渐想要逃避这些,便一心扑在如何接触到那些隐秘的卷宗上。
可惜,同样的不顺利。
每当她靠近那莫测的真相一步,更多的倾轧便会袭来。
她对自己,也对这个官场越来越失望。
她又重新去拜访了自己的恩师,曾经,她在这位大儒身上坚定了自己为官的信念,而今她又回来,希望老师能为她解答疑惑。
来到恩师府上,见到的却是正与恩师侃侃而谈的大长公主。
那一刻她才明白,原来她的从官之路不过这位权贵的一时怜悯,所谓的户部卷宗,早有更合适的人选,又何必选她,或许她所做的那些,还不如当初在翰林院编修四库来得要好。
恩师见到她面容一凝,大长公主却是笑了笑,在柳襄馥正式拜见过后,单独宣见她。
“柳大人,辛苦。”
柳襄馥直挺挺跪在地上,头也不曾抬一个。
“下官在户部一无所获,当不得殿下一句辛苦。”
女郎跪着也要争一个不屈,贵人也就没让她起来。
“怎么不算辛苦?柳大人孤身一人顶在前头迎风执炬,我们这些后来人可是沾了您好大的光。”
正科与恩科、左党与右党、世家与寒门,很多时候,仅仅一个出身,一朝堂的官员便能划得泾渭分明。不谈政见,只谈立场,大多人就咬死在那一块肉上,争得头破血流。
若君主有手腕,还能把着度,拿那“肉”吊着朝堂上下,运气好还能挣出个小盛世,若君主残暴不仁又或是懦弱无能……
无能到竟然能让她一个久离权利中心的人物,将手伸到了官员任免上去。
邱忌情没打算说,那届恩科其实有些是她安排人向唐诗礼献金买来的,被她安插进了各部,这群人好控制、识时务,是无论她还是唐诗礼都乐于使用的棋子,以珷玞乱玉,棋子便也低劣,大概用个几回便无用了。
丘先生说:君子如玉。
可美玉本就比褐石易碎,京城官场上的柳襄馥就是如此。
柳襄馥的才能不在此,邱忌情又不喜去打散了她人应有的选择。户部已是六部中最风平浪静的,邱忌情为柳襄馥设了一个目标,与柳襄馥原本的人生目标一起,如果她能此后如鱼得水、遂心顺愿,当然最好,如果不能,早日醒悟,也不至于美玉蒙尘。
一派的失势,自然会有一派的得势,户部那些老油条盯着柳襄馥打压,那总得提拔一批,不出意外,她安排的那些人有了接触秘辛的资格,邱忌情说她是“迎风执炬”当然不算错。
更何况,柳襄馥的价值不仅于此,她的恩师,一位当世大儒,若能看在自己钟爱弟子的面子上能被她请去鳌山秘府讲学,那又是好事一件。
她邱忌情不过是,小小地,骗了她一下呀。
大儒在旁室喝茶喝得心焦,她已不需学生的功名来装点自己,倾心教导的弟子,只要能好好将学问做下去,在朝在野又有什么分别。
殿下与自己商量过,不如就下放去秦川附近,负责开凿连贯运河的河渠,总好过在户部被冷置,虚度年华。
国库里趴着王家和皇室这两条蛀虫,运河修建在权力交替的几年里近乎停滞,最后还是当地的大族和商会联合凑的金银。大儒只是没想到,殿下居然能插手到运河一事上。
柳襄馥已经软化了,她毕竟不是那些死读书的书生,可她总反感邱忌情这般,好像她是她的什么牵丝木偶。
“柳大人可别记恨我,贫道只是给您一个选择,至于选不选,还在柳大人。”
邱忌情又坐了会儿,想着还是留些时间给对方,还不如先告辞离开,她可有得忙。
“某多谢殿下昔日的提携之恩,朝堂中有才有德之人多如草芥,草木之微,蒙照临之赐,在下已知足,臣会向陛下自请去地方,运河一事利在千秋,此乃我朝官员的本分,辖内一应事宜,臣必鞠躬尽瘁。”
柳襄馥垂头叩首。
邱忌情心中惋惜,可人有选择的自由,她没有过,所以不希望别人也如此。
“好吧,流水不争先,而争滔滔不绝。柳大人,愿您福生无量。”
邱忌情没有再管,于是不知柳襄馥被排挤去了岭南,又恰好爆发时疫,最后染上麻风。
她的家族也因为站错队伍,被眼里容不得沙子的王氏打压。
人可以有许多选择,却不见得至少有那么一个是好的结局。柳襄馥今日就算后悔往昔的选择,那也与她不相干了。
老道士此次来,还有些别的事。
她年轻时接触过一群外丹派的道教弟子,见她们围坐一处,几个脑袋互相挤着商量着药石配比的模样,邱忌情也来了兴趣,才晓得她们原是要炼丹。
邱忌情以为的炼丹就是些草药,用各种方法鼓捣成一小丸,治病或害人,没什么两样,那群人却不同,她跟在一旁,亲眼见她们去深林里挖矿采石磨粉,草药不见几样,净是些花花绿绿的石头,放进卧着熊熊烈火的大鼎中,然后炸塌了整个洞府。
小辈们灰头土脸,一个个唉声叹气地不得不清理宛如地龙过后的洞府,重新将鼎立起来,又投入到下一次炼丹中。
邱忌情似懂非懂,却大为震撼,小辈们因为手头紧巴,才不得不自己下矿,却因不熟练所以矿石杂质多,炼丹连连炸鼎,她当然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,小小一袋雪花银,这群小辈便热心地将她拉入了门。
从前没有的制药方法如今有了,从前做不到的试药人,而今有的是。
邱忌情轻轻笑了一声,那张平凡到叫人毫无印象的面容泛起丝丝暖意,双眼却无辜到纯粹,在这张脸上能见到如稚儿吃到糖果、贪财者获得黄金般的神情,简直可以拿去着一篇惊奇来。
邱忌情苍白衰老的面颊漫上片片红晕,她松动的牙齿隐隐颤抖,朦胧的视野开始灰暗。
她毕生追求的“安乐”。
或许,现世无法达成的,梦里便能做到了呢?
昔者庄周梦为胡蝶,栩栩然胡蝶也,自喻适志与,不知周也。
这庄生或许也与她、灵玑一般。
这些伶俐的后生啊……
门打开,她走了进去。
邱忌情(秘密被揭开一半的心虚):是的,我就是最完美的天使投资人。
邱忌情冒着莫大风险来此一遭,自然是为了些别的。
“贫道已非俗世中人,居士不必以槛内人之礼相称。我那徒儿早便来信,可惜老道叫些俗务缠身,今日才到,居士,这便是我那徒儿的信。”
老道士弯身,将枯黄的信纸从脚边的门缝塞了进去。
过去的交易过去便已结算,银货两讫,她似乎当真只是为了履行她向灵玑所承诺的。
门背后,木轮滚动的声音再度响起,门后之人似乎用了好一阵来阅读信上的寥寥数言,又或许是需要思考良久。
邱忌情抱臂移至檐下靠墙处,躲着渐渐西斜仍还保持着毒辣的太阳。
不急。总之,这扇门注定是要开的。
直到日头淹没她的下半身,身后才重新有了动静。
邱忌情长叹一口气,这世上,总有人以折磨老人家为乐。
“秦阳大长公主肯光临寒舍,某真是荣幸。”
好久好久以前,大长公主抛下的柳枝,吊上了一条铁骨铮铮的鱼,都说水至清则无鱼,可这条鱼偏偏待不惯浑水一潭的京城官场,大长公主许了她官位,只要求这条鱼好好地待在这浑水之中,看似给了她一个接近户部卷宗的目标,却又从不设期限,在户部待着的柳襄馥渐渐明白,原来不是熟记百家经典、作得锦绣文章、恪守君子之道便能做好一个官。
这话对也不对。
柳襄馥注定无法在天女脚下做官,她被困在本心与家族门楣之间左右徘徊,长久的烦忧让她逐渐想要逃避这些,便一心扑在如何接触到那些隐秘的卷宗上。
可惜,同样的不顺利。
每当她靠近那莫测的真相一步,更多的倾轧便会袭来。
她对自己,也对这个官场越来越失望。
她又重新去拜访了自己的恩师,曾经,她在这位大儒身上坚定了自己为官的信念,而今她又回来,希望老师能为她解答疑惑。
来到恩师府上,见到的却是正与恩师侃侃而谈的大长公主。
那一刻她才明白,原来她的从官之路不过这位权贵的一时怜悯,所谓的户部卷宗,早有更合适的人选,又何必选她,或许她所做的那些,还不如当初在翰林院编修四库来得要好。
恩师见到她面容一凝,大长公主却是笑了笑,在柳襄馥正式拜见过后,单独宣见她。
“柳大人,辛苦。”
柳襄馥直挺挺跪在地上,头也不曾抬一个。
“下官在户部一无所获,当不得殿下一句辛苦。”
女郎跪着也要争一个不屈,贵人也就没让她起来。
“怎么不算辛苦?柳大人孤身一人顶在前头迎风执炬,我们这些后来人可是沾了您好大的光。”
正科与恩科、左党与右党、世家与寒门,很多时候,仅仅一个出身,一朝堂的官员便能划得泾渭分明。不谈政见,只谈立场,大多人就咬死在那一块肉上,争得头破血流。
若君主有手腕,还能把着度,拿那“肉”吊着朝堂上下,运气好还能挣出个小盛世,若君主残暴不仁又或是懦弱无能……
无能到竟然能让她一个久离权利中心的人物,将手伸到了官员任免上去。
邱忌情没打算说,那届恩科其实有些是她安排人向唐诗礼献金买来的,被她安插进了各部,这群人好控制、识时务,是无论她还是唐诗礼都乐于使用的棋子,以珷玞乱玉,棋子便也低劣,大概用个几回便无用了。
丘先生说:君子如玉。
可美玉本就比褐石易碎,京城官场上的柳襄馥就是如此。
柳襄馥的才能不在此,邱忌情又不喜去打散了她人应有的选择。户部已是六部中最风平浪静的,邱忌情为柳襄馥设了一个目标,与柳襄馥原本的人生目标一起,如果她能此后如鱼得水、遂心顺愿,当然最好,如果不能,早日醒悟,也不至于美玉蒙尘。
一派的失势,自然会有一派的得势,户部那些老油条盯着柳襄馥打压,那总得提拔一批,不出意外,她安排的那些人有了接触秘辛的资格,邱忌情说她是“迎风执炬”当然不算错。
更何况,柳襄馥的价值不仅于此,她的恩师,一位当世大儒,若能看在自己钟爱弟子的面子上能被她请去鳌山秘府讲学,那又是好事一件。
她邱忌情不过是,小小地,骗了她一下呀。
大儒在旁室喝茶喝得心焦,她已不需学生的功名来装点自己,倾心教导的弟子,只要能好好将学问做下去,在朝在野又有什么分别。
殿下与自己商量过,不如就下放去秦川附近,负责开凿连贯运河的河渠,总好过在户部被冷置,虚度年华。
国库里趴着王家和皇室这两条蛀虫,运河修建在权力交替的几年里近乎停滞,最后还是当地的大族和商会联合凑的金银。大儒只是没想到,殿下居然能插手到运河一事上。
柳襄馥已经软化了,她毕竟不是那些死读书的书生,可她总反感邱忌情这般,好像她是她的什么牵丝木偶。
“柳大人可别记恨我,贫道只是给您一个选择,至于选不选,还在柳大人。”
邱忌情又坐了会儿,想着还是留些时间给对方,还不如先告辞离开,她可有得忙。
“某多谢殿下昔日的提携之恩,朝堂中有才有德之人多如草芥,草木之微,蒙照临之赐,在下已知足,臣会向陛下自请去地方,运河一事利在千秋,此乃我朝官员的本分,辖内一应事宜,臣必鞠躬尽瘁。”
柳襄馥垂头叩首。
邱忌情心中惋惜,可人有选择的自由,她没有过,所以不希望别人也如此。
“好吧,流水不争先,而争滔滔不绝。柳大人,愿您福生无量。”
邱忌情没有再管,于是不知柳襄馥被排挤去了岭南,又恰好爆发时疫,最后染上麻风。
她的家族也因为站错队伍,被眼里容不得沙子的王氏打压。
人可以有许多选择,却不见得至少有那么一个是好的结局。柳襄馥今日就算后悔往昔的选择,那也与她不相干了。
老道士此次来,还有些别的事。
她年轻时接触过一群外丹派的道教弟子,见她们围坐一处,几个脑袋互相挤着商量着药石配比的模样,邱忌情也来了兴趣,才晓得她们原是要炼丹。
邱忌情以为的炼丹就是些草药,用各种方法鼓捣成一小丸,治病或害人,没什么两样,那群人却不同,她跟在一旁,亲眼见她们去深林里挖矿采石磨粉,草药不见几样,净是些花花绿绿的石头,放进卧着熊熊烈火的大鼎中,然后炸塌了整个洞府。
小辈们灰头土脸,一个个唉声叹气地不得不清理宛如地龙过后的洞府,重新将鼎立起来,又投入到下一次炼丹中。
邱忌情似懂非懂,却大为震撼,小辈们因为手头紧巴,才不得不自己下矿,却因不熟练所以矿石杂质多,炼丹连连炸鼎,她当然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,小小一袋雪花银,这群小辈便热心地将她拉入了门。
从前没有的制药方法如今有了,从前做不到的试药人,而今有的是。
邱忌情轻轻笑了一声,那张平凡到叫人毫无印象的面容泛起丝丝暖意,双眼却无辜到纯粹,在这张脸上能见到如稚儿吃到糖果、贪财者获得黄金般的神情,简直可以拿去着一篇惊奇来。
邱忌情苍白衰老的面颊漫上片片红晕,她松动的牙齿隐隐颤抖,朦胧的视野开始灰暗。
她毕生追求的“安乐”。
或许,现世无法达成的,梦里便能做到了呢?
昔者庄周梦为胡蝶,栩栩然胡蝶也,自喻适志与,不知周也。
这庄生或许也与她、灵玑一般。
这些伶俐的后生啊……
门打开,她走了进去。
邱忌情(秘密被揭开一半的心虚):是的,我就是最完美的天使投资人。